在中環商業中心咫尺之外有一個小區,街道同樣熙來攘往,但行人手中拿著的卻是大包小包的食材,客人跟街邊店舖和賣濕貨的小商販噓寒問暖,談笑風生。這裡就是充滿人情味和舊香港情懷的嘉咸街市集,正好毗鄰市建局的卑利街/嘉咸街發展計劃
嘉咸街市集始於 1840 年代,是香港第一個露天市集,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,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之一,現時仍照顧著附近居民的日常需要。在進行卑利街/嘉咸街項目時,為了令市集得以保留,市建局花盡心思作出多項安排。
「這個社區是屬於市民的,在進行項目前,我們想先聽聽市民的聲音,了解他們心中所想。」規劃及設計助理總經理區俊豪道。

自2005年起,市建局進行了2年多的公眾諮詢工作,包括舉辦工作坊、問卷調查、展覽及大大小小的會議,邀請區議會代表、地區持份者、居民代表、專業人士,以及各有關政府部門的代表參與,收集各方對項目設計及發展的意見。市建局更特別回應社區的訴求,成立H18項目保育諮詢小組,並邀得多位中西區區議員、歷史學者、專家、項目居民以及販商代表等擔任成員,就保育和活化市集提供意見,集思廣益。

為確保市集在項目進行期間能夠繼續營運,市建局在2008年決定額外多花2年時間及2億元,將重建工程分階段進行。

「項目覆蓋3個地盤(地盤A,B及C)。我們率先在地盤B施工,興建一幢兩層高四面臨街的新鮮食品零售大樓,以便容納日後有意遷回項目範圍內的新鮮食品商戶,例如鮮魚、鮮肉及蔬果等。2010年年底,我們安排在地盤B的店舖暫時遷往地盤A及C已收購的舖位繼續營業,並讓3個地盤內共10個鮮貨商戶表達遷回的意願,當時只有2戶跟市建局簽訂有關新鮮食品店的遷回協議。」收購及遷置助理經理江文傑說。

至於沒有參與遷回安排的商戶(包括非鮮貨店舖及不選擇遷回的鮮貨店舖),市建局則與他們簽訂租約,讓他們繼續經營,協議每年按項目進展情況續約或終止租約,直至地盤須要施工為止。

「去年9月,我們一班商販收到市建局信件,話要收回A及C地盤,大家反應好大。之後市建局都有派人跟我們溝通,我們亦成立商戶大聯盟,同市建局表達一下商戶的意見。」中環市集商戶大聯盟主席兼肉食公司老闆堅叔說。

透過緊密的溝通,市建局與商戶在數星期便達成多項共識,包括商戶可自選分五期搬遷,亦可按遷出的先後次序獲不同的額外津貼,搬遷期內的租金可獲凍結,經營新鮮食品的商戶可獲第二優先競投地盤 B新零售大樓的舖位等。


「雖然小販檔不屬於項目範圍,但他們與項目內的鮮貨商舖唇齒相依,亦是露天市集的重要元素,所以我們也盡力為他們提供協助。在工程期間,我們盡量避免在嘉咸街及卑利街兩旁同時豎立地盤圍板。我們亦已為受影響的攤檔加建安全上蓋,提供配套設施,特別是電力供應。」區俊豪說。

「我們為市集兩旁的小販度身訂造防火兼實用的『變形金剛』攤檔,早上可伸展出來擺貨,晚上可輕鬆收回。現在的『變形金剛』已進化到第三代的設計了。」

「我們和市民一樣愛惜嘉咸市集這碩果僅存的文化遺產,故在規劃嘉咸街未來發展時,我們盡力保育並活化區內特色建築及街道氛圍。我們亦舉辦推廣宣傳活動,吸引更多市民到市集消費。」


「自從沒有中環街市之後,更多中西區人士到嘉咸市集買餸,一到4、5點好旺。」堅叔希望市建局好好保留這個市集,方便市民買到新鮮靚餸。「推廣攪得好呀,吸引好多人來買嘢,仲有唔少係遊客添。」堅叔笑說很多商販都希望市建局多點舉辦活動帶旺市集。
「重建項目開始之後,好多舊街坊同商戶都搬走左。希望市建局可以攪多啲活動,帶多啲人來買嘢。」在嘉咸市集經營生果檔數十年的嬌姐表示。

 


「重建係好事黎嘅,畢竟個區已經好舊,希望起左新嘢之後,個地方會靚啲,多啲設施,多啲活動,帶多啲人黎。」經營魚檔25年的陳先生說。

卑利街/嘉咸街項目即將進行地盤B的地基工程。「我們面對最大的困難是圍繞地盤的道路太窄,大型機器不能進入地盤。」工程及合約高級經理司徒健強無奈表示,由於地理環境限制,地基工程無可避免要使用撞擊式方法進行。為減少工程對附近住客及商戶所構成的滋擾,市建局將會實施三項措施。「首先,我們會圍著地盤安裝吸音及隔塵的屏障;另外,我們在安裝地基前,會先在相關位置鑽孔,減少撞擊的需要;我們亦會盡量配合商販,避免在繁忙時間進行工程。」司徒健強希望措施可盡量減低工程對附近居民及商戶所造成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