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太子道西的10幢「騎樓」建築(190-204及210-212號)建於1930年代,原先為一列16幢戰前樓宇群,由一間比利時建築公司興建,當時被稱為「摩登」住宅,住戶均為中產家庭,戰後部分建築被拆卸重建,目前只剩下10幢,是香港市區現存最大的相連戰前樓宇群之一。其獨有的建築特色及歷史意義,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市建局於2008年9月根據當時的政策,開展該保育暨活化項目。項目的發展計劃草圖亦於2010年3月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。
項目樓高四層,開展至今近6年,為什麼只完整保育了10幢中的2幢? 負責該項目規劃及設計的總經理麥中傑道:「保育活化是條漫漫長路,我們的理想是做到原汁原味保留歷史建築的每一個細節,但現實是要考慮到現今法例的規範、複雜的業權及樓宇本身結構問題等,要權衡多方利弊才可走前一步。」
要完整保育整列10幢的建築,最理想是一併收購以進行工程。市建局在2010年3月31日向受影響的業主發出收購建議,但至今能整幢成功收購的物業只有202-204號。
「部份業主對樓市採取觀望態度,不急於賣樓,故其他號數只能買到部份單位。」麥中傑表示如不能整幢物業收購,則未能得到全部業主同意,便不可在任何公用地方,如樓梯和外牆等進行任何工程,有礙項目整體上的觀感。
原先項目的保育方案是以「加建及改動工程」方式進行,但在新建築條例的規範下,如以該方式進行保育,部份有歷史價值的部份將需被拆卸或作大幅改動,原來風貌會被破壞。「好像面向後巷的開放式後梯,是戰前樓宇的一大特色,但如以加建及改動工程方式保育並取得屋宇署批准,則需加上防火玻璃覆蓋,令樓梯失去特色。」最後市建局改以一般裝修及「小型工程」方式保育樓梯和其他如立面等值得保留的部份,這方法雖然在運用樓宇方面帶來一定局限,但在合符建築條例下卻能原汁原味保留建築物的特色。
「保育工程遇到其中一項最大的困難是僭建物及改建部份太多,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將樓宇『糾正還原』。第一次見到收回來的單位,僭建物多不勝數,僭建的天台屋、閣樓、樓梯、平台比比皆是,最嚴重的是『僭上僭』達3層的小屋附設於後梯旁及由頂層通往天台屋的螺旋樓梯。」麥中傑表示團隊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可清除所有僭建物。另外,建築物本身的「缺陷」,如被拆去的樑柱、牆壁等,均帶來潛在危險,需要及時處理。
1930年代落成的太子道西「騎樓」建築(190-204及210至212號),由法國建築師設計,採用裝飾藝術(Art Deco)建築風格。
排除萬難完成保育活化工程的202及204號,市建局已通過招標程序,選定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204號整幢建立一個社會企業中心;至於202號4個擬出租的單位,亦在今年4月公開邀請各界遞交建議書,各界反應踴躍,一共收到17份建議書,預計在六月各租戶會陸續開始營業。
「在評審建議書時,我們會考慮建議書是否能有效利用單位,用作與社區以及歷史建築互相配合的用途,有利社區與文化的發展。此外,申請人的相關經驗、營運能力與承諾投放的資源亦是我們考慮因素之一。」保育項目營運總經理馮允揚道。
租金方面,馮允揚表示市建局會參考市值租金,同時考慮項目物業的獨特性,例如行業的種類、歷史建築硬件對營運的局限等因素來釐定目標租金。日後市建局會負責樓宇結構和公共地方的維修管理,而單位內的範圍則由租客負責。
除202及204號,其他於項目範圍內8間已收購的單位,為免丟空造成浪費,市建局先進行修葺工程,再租予符合已定下的「商業及/或文化推廣用途」的機構,進行與地區特色相關的業務。
歷史建築記下以前民生百態的點滴,在保育的同時,可注入不同元素突顯其特色,讓下一代享用和欣賞,讓歷史得以延續。
工作繁重容易構成壓力,人力資源部於5月15日舉辦「與壓力共舞」健康講座,由專業導師講解壓力來源、可能引致的癥狀及多元減壓技巧,如鬆弛練習、食療減壓及正面思想法等,並分享一些名人減壓的方法供參考,員工更可即場測試自己的壓力水平,尋求合適的減壓方法。
市建職員樂益會於2月28日及3月6日舉行皮革製作班,同事一面了解製作皮革的技巧,一面自製獨一無二的卡片套,發揮個人創意及手藝,還可以將製成品送給親友。
3月15 日的海下灣吉澳一日遊,多名員工攜同家中老少一同欣賞自然美景,認識生態環境之餘,更可一同聚餐,增進彼此感情。